為什么突然要寫它呢,其實真心不想寫,但看到網上及朋友圈分享的報道,就是想要發個聲,啰嗦幾句。
為什么這樣講,大家都知道2020年對于中國家禽行業來講,不能算是什么好年份,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需求端受到影響,加之部分地區活禽交易市場的關閉,很多養殖戶均將2019年掙的錢又賠了回去。眼看這幾天,行情稍有好轉的跡象,又來了這么一篇報道。
大家看到這個標題《警惕!全球首次發現人感染這種病毒,不排除今后發生變異導致人傳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什么?恐懼,擔心,雞肉、雞蛋還能吃嗎?尤其對于不懂專業知識的消費者來講,誤導作用極大,再加上危言聳聽的“人傳人”,這會不會對消費者心理上產生影響,再次導致對禽肉需求的減少呢?作為媒體,客觀真實地報道是基本,千萬不可為了瀏覽量,故意夸大造成恐慌。因為一旦報道在朋友圈或在網上擴散,這對于家禽業的打擊會超出你我的想象!
為了查看下“俄羅斯出現7例H5N8感染病例”這篇報道是怎么一步步被更改為“制造恐慌的標題黨文章”的,筆者特意查看了國外的媒體報道。
下面這篇報道來自于BBC,《禽流感:俄羅斯首次出現人感染H5N8禽流感》,從標題上相對客觀真實,也沒有摻雜太多感情在內,更沒有所謂引起人們情緒人的波動,還算中規中矩,而且通讀整篇報道,也沒有出現“不排除變異后人傳人的”英文字眼。
下面這篇報道來自英國衛報,《禽流感:俄羅斯首次出現人感染H5N8型案例》,你覺得這個標題有引起你心理上的恐懼,有制造驚慌嗎?反正,筆者我看完這個標題,只是覺得這是一篇普通的客觀報道,而且,全文中也沒有出現什么“變異、人傳人”令人恐慌的字眼。
那么這篇有關禽流感報道,怎么就成為了現在的標題了《警惕!全球首次發現人感染這種病毒,不排除今后發生變異導致人傳人》這個標題里的每個字,我覺得都存在制造恐慌的嫌疑,“警惕!”、“全球首次”、“人感染”、“不排除”、“變異”、“人傳人”,一系列的詞組,似乎都再讓人們宣示著“要注意了,世界末日快來了!”的恐懼感。好了,我們看下這個報道標題是如何成為這樣的。這篇報道內容中截取了新華網的報道(見下圖)。
新華網這篇報道標題和海外媒體報道的基本一致《俄羅斯首次出現人感染H5N8型禽流感病毒》,報道的最后“目前尚未發現人傳人現象,但不排除今后病毒發生變異導致人傳人”。這篇夸大的報道中并沒有采用“尚未發現人傳人現象”,而是截取了“不排除今后病毒發生變異導致人傳人”。
稍等有點專業知識的人均知道,禽流感作為RNA病毒,其本身特性就決定了它比較容易變異,就和新冠病毒一樣,也是RNA病毒,比較容易變異,這是所有RNA病毒的共有特性,不能故意截取部分內容,夸大事實,制造恐慌。
本事件的報道是2月20日開始的,我們看下這個報道的標題是如何被一次次修改成今天這樣的。下面是筆者在百度搜索資訊的展示結果,大家從下往上看(按照報道時間順序),就會發現大致發現標題的變化:
2月20日 19:25, 人民日報海外網《俄羅斯發現境內首例人類感染禽流感病例》;
2月20日 20:11, 新浪財經《俄羅斯發現7例H5N8型禽流感病例,尚未出現人傳人案例》
2月20日 22:24,人民日報《俄羅斯首次發現人感染H5N8型禽流感病例》;
10小時前,網易新聞和科技日報跟進報道,標題相對比較客觀;
7小時前,騰訊網《俄羅斯發現人感染H5N8禽流感病毒,為什么引起恐慌?》,開始添加情緒在標題中;
42分鐘前, 人民日報海外網又進行了二次報道《…………不排除未來人傳人可能》,恐懼情緒開始有了;
20分鐘前,我的朋友圈的文章標題《警惕!全球首次發現人感染這種病毒,不排除今后發生變異導致人傳人》
…………
后面的報道標題會不會修改為《不要吃雞肉了,小心感染禽流感……》、《再不警惕?。?!我們就大難臨頭了……》……實在編不下去了……
百度搜索第一頁:
百度搜索第二頁:
寫到這里,其實只是想告訴各位業內朋友們,對于養殖業來講,其本身抗風險能力就比較弱,很大養殖戶都是傾注全部身家或心血在搞養殖,看似一個不經意的報道,可能會產生"蝴蝶效應",間接影響到家禽養殖業的收益(大集團客戶除外)。
因此,在這里也呼吁各位,對于中國畜牧養殖業未來發展或市場有影響的報道,大家一定要秉著客觀事實的態度進行報道,不夸大,也不故意制造恐慌;對于行業的養殖朋友們或上下游的產業鏈的朋友們,對于故意夸大事實,對行業未來發展不利的報道,也請謹慎轉載……因為在這個行業里呆久了,你就會知道”養殖朋友們真心不容易!”
不能讓聳人聽聞的報道,給本就行情不佳的家禽業雪上加霜,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