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產能的影響
在評價生豬的未來產能影響的時候,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母豬的飼養狀況和仔豬的保育情況。前者可以通過定期的能繁母豬存欄量的公布數據來進行推測,并對6-10個月后的生產狀況進行一定的把控;而后者若想得到精確判斷,需要對各家豬場的保育舍進行定點追蹤,顯然這并不現實,尤其在這樣一個生物安全相對重要的時期。
考慮到現階段,由于豬源的緊缺大量豬場采用外購育肥的養殖模式。因此仔豬的價格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仔豬的保育狀況。下圖左側為15kg仔豬的價格,右側為對應仔豬價格折算到110kg出欄時,仔豬引入價格所需要的成本。2020年12月前,整個仔豬價格隨著復產形勢的向好發展而逐漸降低,到12月初仔豬價格降至84.04元/千克的價格,此后仔豬價格止跌轉漲,至春節前已超過100元/千克。換言之此時的補欄價格在1500元/千克,所占出欄生豬成本在14元/千克左右,考慮到近期價格下豬肉生產的飼料成本在10-11元/千克的情況下,加上其他的非飼料成本,預計這批仔豬的育肥后出欄成本在25-27元/千克。這批仔豬理論上110kg的出欄時間在6-7月份,即上半年的豬價在26-28元/千克附近會受到較強的成本支撐。參考去年的豬價走勢和生產成本之間的關系,筆者認為上半年的豬價在現階段仔豬價格的支撐下很難低于27元/千克。
說完仔豬的情況接著就是對母豬情況進行總結。首先需要明確幾點母豬以50kg二元母豬的價格作為參考依據,其PSY為17,二元母豬一般用6胎,按一年2胎計算可用三年,貢獻仔豬數量平均51頭。換言之自繁自養體系下,每頭仔豬所需要消耗的母豬成本約為76元。且整個二元母豬價格在近期的走勢主要是以企穩為主,一方面說明現階段母豬補欄中仍有較大的質量提升需求。根據涌益咨詢的調研數據來看,當前能繁母豬中三元母豬仍有近45%的占比,考慮到三元母豬的使用胎次為二元母豬的一半,生產繁殖性能是二元母豬的60%,短期內二元母豬的價格本就很難出現較大下行,凜冬過后,三元母豬的補欄活動似乎也很難休止。
另一方面,能繁母豬的存欄量也反映出凜冬的狀況。根據涌益咨詢的調研結果,2021年1月的能繁母豬存欄量繼續環比下降,且降幅較大為4.99%。本身根據其2020年12月調研數據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1.68%,如按照農業部2020年11月底公布的4100萬的能繁母豬數據進行推算,那么實際產能從2020年11月后經歷了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的凜冬后,僅從母豬方面看損失約為6.58%,雖然損失慘重但同比仍有70%以上提高。整個生豬的產能恢復態勢并未發生變化。但實際的預判卻有所變化。
根據農業部公布的生豬屠宰周報來看,其實從宰后均重上也能發現部分端倪。下圖為全國以及華北華東部分地區的宰后胴體均重變化。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在非洲豬瘟的大背景下,養殖過程中豬源的成本迅速得到提高,進而導致養殖端本身就傾向通過提高出欄體重;來均攤豬源的引進成本。
根據2021年1月屠宰月報來看,華北華東部分地區就出現大批量的小體重豬上市,這既不符合季節的出欄規律,同時也與傳統的消費習慣相悖。換言之凜冬對于未來產能的影響不僅體現在仔豬和母豬的生存率低,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透支了部分即將出欄的生豬產能。換言之三月、四月的大豬豬源供應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