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飼料原料價格暴漲,仔豬價格位居高位,生物安全投入增加,如圖1所示,2021年外購仔豬養殖風險很高,自繁自養優勢明顯。那么,如何才能盡快抓住養殖紅利,提高牧場養殖利潤呢?
圖1 2017-2020年外購仔豬與自繁自養出欄成本比較
1、百頭母豬場PSY增加2頭,盈利增加32萬
PSY(每頭母豬每年提供的斷奶仔豬數)是豬場最關鍵的指標,體現母豬生產效率,決定豬場盈利水平。隨著養殖水平的提高,我國養豬生產水平顯著提高,但是與歐美等先進國家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如圖2。另外,三元母豬的繁殖性能更低于二元母豬。所以,提高牧場PSY,是2021年盈利的關鍵舉措。
根據預測,2021年生豬價格在20-35元/Kg之間。如果按照豬價27元/Kg,肥豬養殖成本16元/kg, 150公斤出欄,育肥成活率95%來計算,當牧場PSY為18時,100頭母豬年盈利282萬;當牧場PSY為20時,100頭母豬年盈利314萬。PSY提升2頭,牧場多盈利32萬。
圖2 中國與歐美母豬繁殖性能(PSY)差異
2、提高豬場PSY的關鍵因素
那么影響牧場PSY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提高牧場的PSY,我們來詳細地分析下。
從圖3可知,由于妊娠和泌乳天數相對穩定,影響PSY的最主要因素為產活仔數、斷奶成活率以及非生產天數(NPD)。牧場到底存在什么關鍵問題,造成上述三個指標偏低?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請往下讀。
圖3 影響PSY的因素
3、提升產活仔數
如圖4所示:遺傳、公豬、季節、欄舍、胎次、背膘和死胎均影響母豬的產仔性能。
如下幾點需要特別關注:
1.提升二元母豬和三元母豬的繁殖性能;
2.建立科學穩定的胎次結構。建議0-6胎母豬存欄的適宜比例分別為22%、16%、14%、13%、12%、10%和7%(Koketsu, 2007)。
3.合理的背膘管理。分娩膘情一般建議17-19mm為宜,泌乳期背膘損失建議小于5mm。
4.控制氧化應激。氧化應激降低母豬的產仔性能、泌乳性能和使用年限。氧化應激也可介導胰島素抵抗,影響泌乳期采食量;
5.減少應激、難產。窩產仔數和初生重均影響死胎數。加強圍產期母豬和仔豬護理,減少應激、縮短產程,控制母豬合適的背膘、提高仔豬均勻度和活力是減少死胎的重要手段。
圖4 影響母豬的產仔性能的主要因素
4、提升斷奶成活率
大部分牧場的斷奶成活率在80-90%,而好的牧場可以做到97%左右。影響斷奶成活率的關鍵因素包括:弱仔,泌乳性能和疾病。具體有以下操作:
1.加強背膘調控。特別是預防母豬過肥,是減少弱仔的關鍵措施。通過必要營養或者添加劑手段,增加子宮容量,有助于減少弱仔和提高仔豬活力及均勻度。減少氧化應激可以促進胎兒在子宮發育和減少對胎兒免疫系統的破壞。
2.提升泌乳性能。除了遺傳、活仔數和仔豬活力外,乳腺發育和泌乳期采食量是決定泌乳性能的關鍵。一切提高泌乳期采食量的措施都值得嘗試,特別需要關注胰島素敏感性提高對采食量的幫助。
3.控制疾病。母豬和仔豬的健康狀況影響仔豬斷奶成活率。減少母豬產后應激和炎癥,提高母仔豬腸道健康可有效提高斷奶成活率。
圖5 影響斷奶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5、非生產天數
非生產天數主要受斷奶后發情間隔、空懷-返情-流產、以及母豬的死亡和淘汰的影響。除了做好母豬的淘汰、配種管理、發情鑒定和B超檢查,以下幾點需要特殊關注:
1.減少泌乳期背膘損失,背膘損失大會嚴重影響母豬斷奶后發情間隔;
2.減少應激,穩定母豬孕酮水平,減少返情和流產;
3.做好生物安全和免疫程序;
4.提高母豬免疫力和腸道健康水平。
圖6 影響非生產天數的主要因素